仅仅一群孤独创业的“中年人团队”,欢迎志同道合的同志讨论分享心得~
历时15年,打穿秦岭山脉,引长江之水汇入黄河,让这两条母亲河上演跨世纪的亲切会面,这是继三峡工程后我国的又一大逆天工程。外媒惊呼,中国不愧为基建狂魔,又干了一件“大事”。这项工程的综合施工难度堪称世界第一,此等壮举一旦完成,注定被载入史册,它就是造福北方人民的引汉济渭工程。
关中百姓苦缺水久矣南多北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难题,当湖北、安徽、广西这些南方城市因为汛情焦头烂额的时候,北方可能因为水不够用正在苦恼。年夏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迎来了长达天的旱情,无奈的人们不得以开采地下水救急。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导致钟楼底部出现裂缝、西安名胜古迹大雁塔倾斜以及地面下陷等一系列问题。
为了解决关中的用水难问题,黑河引水工程历经14年后建成。以黑河水库为主要水源,最远跨越千米,向西安市供水,日供水万吨,全年供水4亿吨。关中用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解,但缺水依然是悬于关中人心头的一大阴影!经过多年的调研,引汉济渭工程被提上日程,使得十五亿方长江水引入了黄河里。
具体做法就是,打通号称龙脉的秦岭山脉,将汉江之水引入关中,彻底解决陕西、陕北万人的吃水问题,同时将归还万亩耕地的农用水。整个工程包括三座水利枢纽,三个水库,两条隧洞,首先将黄金峡水库的水通过水泵抬高多米,由黄山隧洞流入三河口水库,再通过长达98公里的秦岭隧洞流入黄池沟水库,再送达关中平原。
由于黄金峡低于三河口多米,我国投资十亿+修建了一座大型泵站,通过一个深米,直径7.8米的圆形竖井将水送到高米的隧洞里。汉水被送到高处后,再通过16.5公里的隧洞流入三河口水库,其蓄水量相当于3.5个黑河水库的水量。从三河口水库往西也有一个隧洞,形成一个梯形架构,三条隧洞协同合作,当抽水量太大时,多余部分经控制闸泵站抽水进入三河口水库存蓄,当抽水量太小时,由三河口水库放水补充。再往北是一条长达81.6公里的隧洞,这几条隧洞总耗资80多亿元,全长有98.3千米,而且工程建设难度极大,甚至让有基建狂魔之称的我国耗时15年才能打通。这项工程到底难在哪?早在开工之前,我国工程师就明确表示,这项工程的难度堪称世界第一!其难度主要体现在:1、地质环境复杂。秦岭底部的花岗岩石英含量高达96%,非常的坚固,需要用直径8米、长米的号称掘进机之王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(TBM)在两千米的地下连续进行作业。正常状态下每月的掘进长度只有米左右,隧道内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,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,湿度常年保持在90%。
施工中可能存在塌方、岩爆、地下水上涌等多种灾害频繁发生,可以说工人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作业,为了保护工人安全,甚至让工人头戴钢盔、身穿防弹衣作业。为了早日解决关中的缺水问题,工人12小时两班倒,24小时不停工。值得骄傲的是,由于安全措施到位,直到施工完成,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。
2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。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,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施工队面临的重大考验,要尽最大可能保持秦岭的最原始的状态。如果说工程完成了,生态环境被破坏了,甚至引过去的都是被污染了的水,那整个工程也只能算是失败。
写在后面引汉济渭工程虽说是陕西的重点项目,对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,再一次向全球证明了我国的基建狂魔绝非浪得虚名。其还获得了2个世界第一:深埋超长世界第一(为米)、世界上单体第一长的隧道,而它的实际意义就是,同时解决了南北方的古往今来的旱涝问题,堪称逆天工程,为之后的藏水入江工程提供了战前演练。毫不夸张的说,我国基建的速度和实力足以让整个世界为之汗颜。
外媒:中国这个基建狂魔,又悄悄干了一件“大事”
造福万人!用了15年,中国打通了秦岭山脉,获得2个世界第一
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!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z/6407.html